ATOMY CHANNEL 台灣

translation

孔子以線穿珠

點擊數 391 拍攝日(上架日)
列印
孔子為了教導學生「向比自己無能者詢問不懂的事情並不可恥」而說過的話。
亦體現出連像孔子那樣的至聖者在串珠時也不及針線活能手婦女之含意。

孔子周遊天下途中經過陳國時,有人給孔子一個珍奇的珠子,據說珠子上有個穿透的洞,洞裡有九個彎彎曲曲的折曲,意即,雖然珠子的兩端皆有洞口,但該洞路徑九曲彎折而非直線,孔子想盡辦法想用線穿過珠子皆失敗,連博學多聞的孔子也無法解決如此簡單的穿珠問題,突然之間孔子腦中閃過了一個念頭,常做針線活的女人家應該知道方法,於是便去找附近正在採桑的女子詢問,該名女子如是說道:「請靜下心來想,想的時候靜靜地想(密爾思之,思之密爾)」孔子靜心思索後悟出其中的道理,抓來螞蟻後把線繫在螞蟻腰後,將螞蟻置於其中一端的洞口,並於另一洞口抹上蜂蜜引誘螞蟻,最後,腰上繫著線的螞蟻果真走出另一端洞口。曾經絞盡腦汁卻失敗的事情,因為那位女子的提示與螞蟻而成功,孔子是由女子提示的「密」聯想到「蜜」才得以解開謎團。
   
這便是韓國四字成語「孔子穿珠」,意即「孔子以線穿過珠子」的故事背景,此乃為了教導學生「向比自己無能者詢問不懂的事情並不可恥」而說過的話,亦體現出連像孔子那樣的至聖者在串珠時也不及針線活能手婦女之含意。
   
南北朝時代宋文帝時期有位名為沈慶之的百戰老將,他從十多歲開始便出征戰場,是位戰功輝煌的將軍,亦為邊疆守備總管,當時,文帝與北魏太武帝因江南土地而發生了激烈的對立,期間,太武帝發動攻擊隸屬蒙古土地的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國家—柔然,文帝立刻召集大臣議論對北魏出兵的問題,參與會議的大部分文臣們皆異口同聲地表示這是壓制北魏的好機會,紛紛表示贊同,而一直關注北魏動向的沈慶之則向文帝勸諫說道:「仔細探究治理國家的道理,就能瞭解治理國家跟管理家庭是一樣的,只要是下田耕作的事情當然要交由男僕來做,紡織的事理所理應交給女僕來做,陛下您因為想攻打北魏而與一群白面書生議論,這怎麼對呢?(耕當問奴,織當問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然而,文帝卻不理會沈慶之的話執意出兵,最後宋國軍隊與北魏軍隊交鋒時大敗,這就是韓國四字成語「耕當問奴」的由來,以「農事當然得交給男僕」之意,傳達不論地位高低,世上萬事都得向專家詢問才行的道理,此外,沈慶之的一席話亦為只有讀過書卻全無世事經歷的新手—「白面書生」這個成語的典故。
   
唐朝第二代君主為太宗李世民,幾經波折之後總算登基成為皇帝的他,是世人眼中的賢君,而他之所以能夠成為賢君,是因為他願意傾聽賢臣們的諫言。登基稱王後的太宗率先任用賢臣,開創了有史以來最英明的盛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賢臣是魏徵,魏徵向太宗進諫了200多次,甚至連太宗盛怒的情況下也敢於直言進諫。
   
登基稱王一年後,太宗問魏徵:「明君與昏君是以什麼判定的?」,魏徵回答說道:「所謂明君,指的是虛懷納諫,而昏君則是指只聽從其中一方的說詞。詩經中提到『先民有言,詢於芻蕘』(先賢曾經說,有疑難的問題可以與割草打柴者詢問),古時堯舜時期四方的門戶大開,接受所有人雪亮的雙眼監督,活用全天下的聰慧,因此凡事皆符合世道而無勾結弊端,連共工與鯀亦無法蒙蔽君主的耳目,即使是謙恭的話語或兇狠的言詞也無法迷惑君王。然而,秦朝二世胡亥忙著隱匿自己,遺棄不主動靠近自己的人,亦將身分低賤者遠放,一昧聽信趙高,從沒聽過天下大亂民心判離的事實。」簡言之,廣泛地聆聽多人不同的意見就能成為賢明的君主;僅偏信其中一方者終將成為昏君。
   
上述故事充分地體現出當今社會亦適用的真理—傾聽的重要性。通常位於領導地位者,如同孔子向採桑女子詢問一樣,需要採取向看似沒有高深學問者詢問意見的姿態,如此一來便能成為賢明的領導者,然而,總覺得自己最聰明,不聽別人意見或只聽從諂媚阿諛者就會成為昏君。擁有這種領導人的組織將會走向衰退,終將以失敗收場。
 

인터넷 익스플로러 사용자는 [도구]-[호환성보기] 를 클릭하여 호환성보기를 해제하여 주시기 바랍니다.

    登入

    GLOBAL GSMC